他打工時就瞧不起老板,自己要當一個有水平的老板。他的創業項目看似平常,卻在不經意間累積了財富。也許,對他而言,不安分是天性,創業是本能。
李玉清出生在黑龍江的一個農村。高中畢業后,他不顧家人反對,離開老家外出打工。
打工仔李玉清是個典型的工作狂,一年365天幾乎從不休息,高中畢業后,他打工11年,涉足過20多個行業、30多家企業。每次離開一家企業,重新接觸一個陌生的行業時,心里也會有些依戀和不舍。
李玉清覺得,一個老板的性格便是一家企業的性格,要經營好企業,老板必須改變自己、提高自己。現在,李玉清已經是一位管理學博士,而多年前,他就有一個理想:“要當一個比較有水平的老板”。
1996年,李玉清嘗試過創業,辦了一家生產洗衣粉的小廠,“最多的時候賬面上有80多萬元,后來全賠光了。”
李玉清的創業之路走上正軌是在2003年。偶然的機會,他看到一本創業雜志上介紹了一家賣臭豆腐的小攤,1年的純利潤達到了7萬元。“我平時出差時光顧過不少賣臭豆腐的攤店,從沒想過賣臭豆腐居然能這么掙錢。”李玉清說,當時他的月工資才3000多元,遠不如賣臭豆腐掙的多。
于是,李玉清說服女友,用了1年多時間到全國各地嘗遍了各種臭豆腐,學會了獨特的臭豆腐做法。
2004年,李玉清在南昌開了第一家“沈字坊臭豆腐”,后來一發不可收拾,最多的時候,在全國各地開的臭豆腐店達到了1000多家,現有600家正常運營。就是這些豆腐店,為李玉清累積了千萬元的財富。
“創業可以改變命運,但創業能否成功不在大小,也不在行業,適合自己的項目就是最好的項目。”李玉清說,他從不追求店面的規模,小行業也可以做大事情。